一起查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论仁作文500字

论仁作文500字

仲尼创儒学,立仁道。《论语》以“仁”始一。且问:何为仁?

儒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以此度之,“仁”可分为民、持家、忠国。

且谈为民。“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虽此为政客博弈之道,却不容忽视“民”字。东坡晚年贬谪海南。海南在当时却为蛮夷之地,生产落后,教育废弛。东坡开设私塾,兴办教育,教导人民耕织渔猎,兴盛农业。此多贡献,乡里所敬。

民,国之根本,文化之根本。

再论持家。家中父母为大,故孝至关重要。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寸草报春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古二十四孝,只堪愚孝,抛却不论。今有陈斌强背母上班。那根布带,凝聚的是二十年的养育之恩,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一根布带,缀连了母子血脉,古今文化,历久弥新!

孝,持家之道,仁之道。

其次忠国。屈子《离骚》,岳元帅《满江红》,韩愈《佛骨表》,文天祥《正气歌》,忠国表赤心。辞赋诗词。若繁星,不胜数。汉讨匈奴,卫青李广霍去病,百战黄沙穿金甲。纵古来征战几人还,亦要带吴钩,收关山。寸田碧血染,青天史为鉴。

国,民之所依,家之所安。

金庸有“侠”字一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仁无大小。仁者为民,为家,为天下。

今有说:仁者无敌。此言,切之。仁者为民,则有民为友;仁者为家,则有家为盾;仁者为国,则有国庇佑。何来敌?

 

相关作文: 雨后春天来了我的弟弟林林我学会了蛋炒饭为妈妈做家务可爱的豆芽滑滑轮天上的小精灵快乐过暑假制作南瓜灯

标签:论仁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