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查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月夜闻筝

月夜闻筝

  “万里瑶天净,长空新月明,深夜佳人调玉筝;凤鸾的唱鸣,凭栏厅,慢搊《金字经》。后园烧香罢,夜深碧月明,闲理银筝韵更清;宫商指下生,堪人听,相杂宝钏声。”

  ——题记

  向来喜欢古筝。我虽对它知之甚少,却十分迷恋它那清越脱俗的声音。月夜闻筝,听筝声阵阵,清新淡雅地飘来,整个人便有了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在古筝的鸣声里,无论是绮丽还是平淡,高昂还是低沉,都有着它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哀伤却不消沉,激昂却不杂乱,古筝的声音有如一缕清泉,清新甘洌,空旷悠远……

  我第一次接触古筝,是在多年前的一次音乐会上。那是一个古筝与舞蹈相交融的节目,伴奏的便是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在流水一般的筝韵里,一群阿娜多姿的古装女子姗姗而来。美丽的古装,轻盈的腰肢,她们和着优美的筝曲翩翩起舞,演绎出了春、江、花、月、夜的唯美场景。她们的唇角上挂着浅笑,眉眼里含着流盼,在轻烟飘渺如仙境的舞台上,仿佛已与这琴声融为一体了……我不觉就看痴了。

  从此,我开始关注古筝。古筝的声音很幽婉,也很恬淡,淡得像一抹离愁,叫人无端想起梁祝的十八相送,伯仲的亘古之交,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失意落榜……翻读着古人,我的心灵与古筝共鸣。

  慢慢地,我渐渐地能够读懂作曲者藏在筝曲中的含义了。《葬花吟》那哀怨的曲调,让我看到了林黛玉的葬花入冢;《平湖秋月》中空旷的意境,使我想起了西湖上的浅淡月影;《草原英雄小姐妹》里高昂的音律,帮我描绘了姐妹共战暴风雪保卫羊群的场景……于是乎,我的心情便随着筝鸣声跌宕起伏。古筝浅了忧伤,淡了离愁,却把古人的心思移植到了今人心中,让今人的心在古人的悲欢离合里暗自或忧或喜。

  现在,总喜欢在夜里抚筝,听那如天籁班的丝竹之音,似潺潺流水般自指尖流出,或哀伤或喜悦,琴声牵着我领会曲中的情绪。弹一首曲,自弹自听,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自顾自地欢喜。

  月夜,闻筝。听筝声阵阵,清新淡雅地飘来。捧一杯香茗,在一茶静醉里,听闻那来自远古的声音……

  【】

  周末,妈妈告诉我图书馆有一个“你借书,我买单”的读书节活动,问我要不要参加。我听了,马上高兴的说:“要、要,当然要了。”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新华书店,这里正在举办读书节的活动,现场办理图书馆的借书证,直接从新华书店借阅喜欢看的书。但必须是图书馆没有的书哦。我和妈妈分头行动,在密密麻麻的书柜中找自己喜欢的书,而且要是图书馆没有的,我先找了几本我最喜欢看的马小跳系列的书,到办理处去,结果被告知,图书馆早就有了,不能借。我感到很扫兴,有点气馁,妈妈在边上鼓励我说:“你再去找找看,肯定能找到的,你要找不是很热门的书。”于是我不停的一本一本查找,终于我找到了几本我喜欢的,而且是图书馆没有的书了。真是太高兴了。【】


相关作文: 我给花儿喂米水春妈妈的三个小姑娘冬天的礼物橡皮擦爷爷的生日我的理想作文100字希望破灭了帮助别人多快乐热闹的操场意想不到的事

标签:闻筝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百废待举  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向迩  迩:近。不可接近。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把薪助火  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 白衣宰相  指宰相家属中身无名位而仗势擅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