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查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蝉是聋子吗?

蝉是聋子吗?

蝉是聋子吗?

暑假里的一天,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可窗外穿来的“知了—知了—知了”声没完没了,叫得我没法听清楚电视里的声音。真烦人,难道蝉自己听不到这么单调的噪音吗?难道它是“聋子”吗?脑海里突然有了这么一个问题,我忘记了电视的精彩,迫不及待地想弄清楚答案。

我从《科学》书上知道雄蝉的腹部有一个发声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响亮的声音;雌蝉虽然在腹部也有发声器,但不能发出声音。

为了弄清蝉为什么自己没完没了地拉着“肚皮”的钹起劲地唱歌,是不是它根本就没有听到自己的大“嗓门”?于是,我进行了一个实验:我找到一只正在起劲鸣叫的雄蝉,站在它的背后,在距离很近的地方大声讲话,使劲吹哨子,拍巴掌,用石头与石头撞击……使用种种响声来吓唬它。可是它满不在乎地继续唱歌。真是两耳不闻身后事,一心只唱蝉歌。后来,我索性找来爸爸的大喇叭,在蝉的旁边使劲吹,声音刺耳响亮,可是我的“对手”照样悠闲自得地唱着,连一点害怕和不安的表现也没有。于是我的出的一个结论:雄蝉是没有听觉的,它听不见周围发出的任何声音,甚至连自己声嘶力竭的鸣叫也完全听不到,它是个地道的“聋子”。

但是我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将信将疑,难道这是真的吗?那么雌的蝉也是“聋子”吗?那么雄蝉这样拼命的鸣叫究竟有什么目的呢?

我连忙上网查资料,许多昆虫学家研究认为雄蝉使劲鸣叫的目的是招引远处的雌蝉前来交配,繁衍后代。昆虫学家经过解剖发现:蝉两侧腹室的外缘(第二腹节左右侧)各有一个稍突起的听囊,腔内约有1500个听觉单元。当外界声波激励听膜振动时,听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其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入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相应的听感觉。雌蝉的听膜虽比同种雄蝉小,但听脊却明显的大,听脊比听膜对声音的敏感性更高。所以证明雄蝉并不是“聋子”,只不过听觉不如雌蝉灵敏罢了。

又有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雄蝉的声音是由第一、二腹节内的发生机的收缩运动,分别牵动两侧发生膜受迫振动而发出。盖在发声膜上方的背瓣(即“鼓盖”)和所形成的鼓室以及腹部两块左右对称的腹瓣(即“音盖”)和下面的左右腹室,都有调音和扩音功能,而腹室内壁的上半部为近似白色的皱褶膜,下半部为内倾而近似半透明的听膜,透亮如镜,故称“镜膜”。而雄蝉的褶膜、镜膜和腹壁膜是接受声波的听膜,又是鸣声的辐射膜,相当于我们使用的单卡录音机,它是两用的,既可以录音,又可以放音。单卡录音机不能同时使用两种功能,录音时不能放音,放音也不能录音。所以有的科学家认为,雄蝉是个“半聋子”,即静止不叫唤时能听到声音,若是高亢鸣叫时,它就听不到任何声音。可如果这样我又有疑问,平常我发现蝉鸣叫是这样的:先是大家一齐叫,节奏十分整齐,然后一起停叫。可见雄蝉鸣叫时,显然需要听到其他同类的鸣叫,以便调节自己的叫声,参加合唱。还有雌蝉又不会说话,雄蝉又听不到自己在叫些什么,这不成了雄蝉在瞎叫唤吗?这样怎么会让远处的雌蝉准确无误地找到自己的“男友”呢?这样说雄蝉的镜膜既是听膜又是扩音膜是不可理解的。

看来,蝉到底聋不聋,它们到底怎样交流感情呢?等等问题还需要我们好好学习科学知识,进一步实践探讨。

相关作文: “咪咪”,你能听见吗?看《猫咪小贝》有感大雾治好爸爸的坏脾气登北高峰拔河比赛作文400字小房子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我最喜欢的地方植物园的一角

标签:聋子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阿毗地狱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安常履顺  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同“安常处顺”。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百孔千疮  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不急之务  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多得  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 不伦不类  不伦:不同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成样子或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