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考中状元的第二年,派人迎接父亲王伦去北京供养。十一岁的王阳明也跟着爷爷一起去京城。
他们从余姚出发,一路北上,这天来到镇江。当地的学士名流听说来了新科状元的父亲和儿子,便在金山寺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酒过三巡,便要吟诗。出于礼貌,众人要状元的父亲先赋诗。可是王伦由于高兴,多喝了几杯酒,头晃了半天,竟然没吟出一句。
小阳明急了,不就是吟诗吗?他脱口而出:
金山一点大如掌,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王阳明的这首诗,虽然文字简朴,却气概非凡,境界宏大,既应了眼前之景,更有奇巧的想象。众人都惊呆了,这么小的孩子居然不假思索出口成诗?
有人怀疑小阳明的诗句是他人写好,预先读熟,再临场显示才华。于是重新出题,要小阳明以《蔽月山房》为题,再赋一首。小阳明略一思索,又随口应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一下,众人更是吃惊。十一岁的小孩子竟然有这样的口气,这样的胸襟!山和月,大和小,远和近,朴素的辩证关系,竟然从一个孩子的口中吐出。
神童啊神童!前程不可估量!大家都对小阳明交口称赞。
相关作文:
小妹妹、
粉笔、
仙人球、
爱哭鼻子的我、
我的温暖的家、
超人的故事、
有趣的数学题、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猴山看猴、
感受时间
标签:教育家名人故事金山赋诗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八面张罗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首空归 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蔓不枝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