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颋 朝代:唐朝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摇落凋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查看全部
这首诗当作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或十二年(724年)的秋天。相传汉武帝在其地获黄帝所铸宝鼎,因祀后土,并渡汾水饮宴赋诗,作《秋风辞》。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听张说之言,谓汾阳有汉后土祠,其礼久废,应修复祭祀。开元十一年(723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晋州,诗人为礼部侍郎随行,并有诗。二月在汾阴祀后土,诗人从行并写了《祭汾阴乐章》。是年冬,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到开元十三年(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查看全部
这诗的表现手法和抒情特点,都比较接近阮籍的《咏怀诗》。此诗的抒情形象透露出诗人有寄托,有忧虑,有感伤;但究竟为什么,是难以确切肯定的。他采用这种手法,可能是以久与政事的经验,熟悉历史的知识,意识到汉、唐两代的两个盛世皇帝之间有某种相似,仿佛受到历史的某种启示,隐约感到某种忧虑,然而他还说不清楚,也无可奈何,因此只能写出这种感觉和情绪。而恰是这一点,却构成了一种独有的艺术特点:以形象来表示,让读者去理会。...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北风行、池上逐凉二首、杨柳枝(依依袅袅复青青)、有感五首(洛下舟车入)、旅宿、石鼓歌、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长安古意、万山潭作
推荐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
推荐游戏: 【每出深宫里】的下一句是什么、【流血涂野草】的下一句是什么、【钗留一股合一扇】的下一句是什么、【不知何人奏皇帝】的下一句是什么、【输彼军厩中】的下一句是什么、 【常随步辇归】的上一句是什么、【豺狼尽冠缨】的上一句是什么、【钗擘黄金合分钿】的上一句是什么、【帝心恻隐知人弊】的上一句是什么、【化作驽骀肉】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