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牧 朝代:清朝
【注 释】 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2、纷纷:形容多。...查看全部
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汉魏以前,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主要为时令的标志,一般在现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 此时天气温暖清爽,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下,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生机勃勃,“清明”节令由此得名。唐宋之后,它将原来在其前一、二日的寒食节俗收归到自己名下,尤其是其中的祭祀活动,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而且节俗意义日渐增强,成为民俗中的大节。古时重要的寒食节日渐势微,逐步离开了人们的视线。中国境内民族大多将清明作为祭祖日,每年清明时节,不仅长居祖籍的亲人要上坟祭扫,远离家乡的人们回到故里祭拜,而且时至今日,大批旅居海外的华人及港、澳、台胞也纷纷赶回祖籍,认祖归宗,虔诚拜叩,祭奠祖灵。 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踏青是清明的又一重要节俗。清明时节,杨柳青青,芳草萋萋,百花吐艳,生机一片,人们趁祭奠而踏青郊游,嬉娱欢乐。“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程颢《郊行即事》)。...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北风行、池上逐凉二首、杨柳枝(依依袅袅复青青)、有感五首(洛下舟车入)、旅宿、石鼓歌、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长安古意、万山潭作
推荐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
推荐游戏: 【每出深宫里】的下一句是什么、【流血涂野草】的下一句是什么、【钗留一股合一扇】的下一句是什么、【不知何人奏皇帝】的下一句是什么、【输彼军厩中】的下一句是什么、 【常随步辇归】的上一句是什么、【豺狼尽冠缨】的上一句是什么、【钗擘黄金合分钿】的上一句是什么、【帝心恻隐知人弊】的上一句是什么、【化作驽骀肉】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