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朝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修辞手法——后两首...查看全部
句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查看全部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查看全部
首句的“长扫”,一直解释为:经常打扫,“长”通“常”,“茅檐”是代指庭院,“静”同“净”。于是,首句就解释成了:由于经常打扫,庭院干净得一点儿青苔都没有了。如果不问,这样的解释也可...查看全部
万章问:“冒昧地请问,不去见诸侯,是什么行为方式呢?” 孟子说:“住在城中的叫市井臣民,住在乡下的叫草野臣民,都称为庶人。庶人没有什么本质内容而为臣,是不敢见诸侯的,这是...查看全部
万章接着问,不寄人篱下但去见见诸侯君主,套套交情总是可以的吧?孟子的回答仍然是,不可以!孟子分析了几种“臣”,认为除了在朝的大臣可以经常去见诸侯外,一般臣民不可以轻率地、无缘无故地...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羌村三首、柳、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出守桐庐道中、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自励二首(平生最恶牢骚语)、清商怨(江头日暮痛饮)、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
推荐诗句: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推荐游戏: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三川北虏乱如麻】的下一句是什么、【犹恐清光不同见】的下一句是什么、【形骸随众人】的下一句是什么、【十三学得琵琶成】的下一句是什么、【 行行都门外】的下一句是什么、 【四海南奔似永嘉】的上一句是什么、【江陵卑湿足秋阴】的上一句是什么、【敛葬北邙山】的上一句是什么、【名属教坊第一部】的上一句是什么、【佛阁正岧峣】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