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水经注》、《郡国志》:荥阳县有广武城,城在山上,汉所城也。高祖与项羽临绝涧对语,责羽十罪,羽射汉祖中胸处也。《后汉书注》:《西征记》曰:有三皇山,或谓三室山,山上有二城,东者曰东广武,西者曰西广武,各在一山头,相去二百余步,其间隔深涧,汉祖与项籍语处。《元和郡县志》:东广武、西广武二城,各在一山头,相去二百余步,在郑州荣泽县西二十里。汉高与项羽俱临广武而军,今东城有高坛,即是项羽坐太公于上以示汉军处。《一统志》:古战场,在开封府广武山下,即楚汉战处。⑵《史记》:蒯通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捷足者先得焉。”张晏曰:“以鹿喻帝位也。”⑶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⑷《史记·项羽本纪》:“闻项羽亦重瞳子。”⑸《项羽本纪》:“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⑹《汉书》:“待诏夏贺良等言赤精子之谶。”应劭注:“高祖感赤龙而生。自谓赤帝之精。”陈子昂诗:“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⑺《史记索隐》:叱咤,发怒声。《通典》:平王东迁洛邑,以岐、酆之地赐秦襄公,乃为秦地。至孝公,作为咸阳,筑冀阙,徙都之,故谓之秦川,亦曰关中地。《关中记》曰:东自函关今弘农郡灵宝县界,西至陇关今汧阳郡汧源县界,二关之间,谓之关中,东西千余里。《史记》:汉王之入关,五星聚东井。东井者,秦分也,先至必霸。⑻《西京赋》:“高祖之始入也,五纬相汁,以旅于东井。”李善注:“五纬,五星也。”⑼《宋书》:“英图武略,事驾前古。”⑽高诱《淮南子注》:“八极,八方之极也。”⑾汉高帝《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⑿《项羽本纪》:汉王引兵渡河,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项王为高沮,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项王伏弩射中汉王。⒀《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柞,成于汉家。”⒁《淮南子》:“康乐沉湎。”高诱注:“沉湎,淫酒也。”《韩诗薛君章句》:“夫饮之礼:齐颜色,均众寡,谓之沉,闭门不出谓之湎。”⒂《广韵》:“嗤,笑也。”《三国志注》:阮籍,字嗣宗。《魏氏春秋》曰: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推荐古诗:
南邻、
悯农、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夷门歌、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
如梦令(宁化)、
青松(大雪压青松)、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宿王昌龄隐居(清溪深不测)
推荐诗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张罗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负众望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