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查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生平

位置: 一起查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麦孟华生平

麦孟华生平

查看麦孟华全诗

  麦孟华(1875年-1915年)清末维新派。字孺博。广东顺德人。1888年入广州学堂。1891年入万木草堂,成为康有为的忠实弟子。少时与梁启超齐名,在草堂弟子中有“梁麦”之称。1893年与康有为同科中举。1895年春与康有为、梁启超一起进京应试。梁、麦同寓,时常“相与规划救国政略,并助南海先生奔走国事”。将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受康有为嘱咐,鼓动在京各省举人上折拒和,参加“公车上书”。同年夏在康有为创办的《万国公报》任撰述和编辑。1897年与梁启超、汪康年等创不缠足会于上海,任董事,并为《时务报》等撰写文章,主张“尊君权,抑民权”,意在变光绪帝为有绝对权力之皇帝。1898年春与梁启超等联合两广、云贵、川陕、浙江等省举人上书,反对租让旅大给俄国。同年3月参加康有为等创立的保国会。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协助梁启超创办《清议报》。次年代梁主持该报,撰写320余篇宣扬保皇的文章,提倡学习日本维新,增强国力以救亡。曾代理东京高等大同学校校长。义和团运动兴起时,诬蔑起义群众为乱民,支持“东南互保”,号召南方督抚镇压义和团,起兵勤王,实行南北分治,要求各国合兵迎光绪复位。《辛丑条约》签订后,又为国权尽失、利源尽夺、无复和平、中国政府充当列强傀儡和奴隶,而感到忧愤不已。1902年任《新民丛报》撰述,1907年任政闻社常务员。1913年在康有为创办的《不忍》杂志任编辑。后充任冯国璋幕僚,“相与谋倒袁”。1915年2月25日死于上海。

推荐古诗: 杜陵叟小寒食舟中作题乌江亭别董大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春宫曲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正气歌并序(天地有正气)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推荐诗句: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笔直书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