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查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文言现象

位置: 一起查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现象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现象

查看唐雎不辱使命全诗

通假字1.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白色)3. 轻寡人与(“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4. 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只,仅仅)5. 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6.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愉快)

一词多义以: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用来)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4.以君为长者(把)徒:1.亦免冠徒跣(光着,动词)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夫:1.此庸夫之怒也(……的人)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怒: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发怒)2.怀怒未发(怒气)使: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使”:派遣;后“使”:出使)而:1.挺剑而起(连词,表修饰)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3.长跪而谢之(连词,表修饰)之: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2.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5.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助词,的)者:1.以君为长者(……的人)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然:1.虽然(这样)2.秦王怫然怒 (...的样子)虽:1.虽千里不敢易也(假设连词,即使)2.虽然,受地于先王(假设连词,虽然)于:1.受地于先王(从)2.仓鹰击于殿上(到)3.请广于君(给)与:1.轻寡人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2.与臣而将四矣(加)

古今异义1.非若是也(古:这样,如此。今:经常用作判断词)2.岂直五百里哉(古:只,仅仅。今:不弯曲)3.休祲降于天(古:吉祥。今:经常用作休息)4.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交换。今:容易,简单)5.虽然,受地于先王(古:虽然这样。今:表转折关联词,与“但是”合用)6.徒以有先生也(古:只。今:徒弟)7.秦王色挠(古:屈服。今:轻轻地抓)8.跪而谢之(古:一种坐姿。今:双膝着地。 古:道歉。今:感谢或凋落)9.以头抢地耳(古:撞。今:抢夺)10.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古:于是。今:因为)1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古:给予。今:增加)12.彗星袭月(古:扫过。今:袭击)

词类活用且秦灭韩亡魏——————灭和亡也可以理解成使动用法,使韩国和魏国灭亡,灭稍微牵强点,但亡是可以的。判断使动主要是看这个词是后面的宾语还是前面的主语的性质,这里是魏亡而非秦亡,所以可以理解为使动。请广于君——————广,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扩充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此处的意思是轻视。虽千里不敢易也——————千里可以理解为数量词活用为名词,千里的土地。但我们不这样翻译,其实也理解得通顺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使动用法,使……伏流,使动用法,使……流因为主语是天子,所以伏尸和流都可以理解为使动,使百万人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亦免冠徒跣——————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脱去。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与臣而将四矣——————数词活用做动词,成为四人

特殊句式非若是也——判断句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判断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断句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倒装句)请广于君——状语后置(倒装句)仓鹰击于殿上--状语后置(倒装句)

推荐古诗: 春雪难念的经从军行塞下曲相思长寿乐(微寒应候)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

推荐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