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查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 一起查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文公七年翻译

文公七年翻译

查看文公七年全诗

  七年春季,鲁文公发兵攻打邾国,这是鲁国利用晋国内乱的空子。三月十七日,占取须句,让邾文公的儿子当守官,这是不合于礼仪的。

  夏季,四月,宋成公死了。这时候公子成做右师,公孙友做左师,乐豫做司马,鳞矔做司徒,公子荡做司城,华御事做司寇。宋昭公准备杀死公子们。乐豫说:“不行。公族,是公室的枝叶,如果去掉它,那么树干树根就没有遮盖了。葛藟还能遮蔽它的躯干和根子,所以君子以它作为比喻,何况是国君呢?这就是俗话所说‘树阴遮蔽,偏偏使用斧子’,一定不可以。君王要考虑一下,如果用德行去亲近他们,那就都是左右辅弼的臣子,谁敢有二心?怎么要杀他们呢?”宋昭公不听。穆公、襄公的族人率领国内的人们攻打昭公,在宫里杀了公孙固和公孙郑。六卿和公室讲和,乐豫放弃了司马的官职来让给公子卬。昭公即位后安葬被杀的人。《春秋》记载说:“宋人杀其大夫”,不记载名字,这是由于人多而且他们没有罪。

  秦康公送公子雍到晋国,说:“晋文公回国的时候没有卫士,所以有吕、郤发动的祸难。”于是就多给他步兵卫士。穆嬴每天抱着太子在朝廷上啼哭,说:“先君有什么罪?他的合法继承人有什么罪?丢开嫡子不立,反而到外边去求国君,你们准备怎样安置这个孩子?”出了朝廷,就抱着孩子到赵氏家去,向赵盾叩头,说:“先君捧着这个孩子嘱托给您,说:‘这个孩子如果成材,我就是受了您的赐予;如果不成材,我就要怨您。’现在国君虽然去世,话音还在耳边,现在反而丢掉它,怎么办?”赵盾和大夫们都怕穆嬴,而且害怕威逼,就背弃了先蔑而立灵公为君,并且发兵抵御秦国军队。箕郑留守。赵盾率领中军,先克辅助他;荀林父辅助上军;先蔑率领下军,先都辅助他。步招为赵盾驾御战车,戎津作为车右。到达堇阴。赵盾说:“我们如果接受秦国送公子雍回来,他们就是客人;不接受,他们就是敌人。已经不接受了,而又慢慢地出兵,秦国将会动别的念头。争取主动而有夺取敌人的决心,这是作战的好谋略。驱逐敌人好像追赶逃亡者,这是作战的好战术。”于是就训练士兵,磨砺武器,把马喂饱,让部队吃饱,隐蔽行动,夜里出兵。四月初一日,在令狐打败秦军,一直追到刳首。初二日,先蔑逃亡到秦国,士会跟着他。

  先蔑出使秦国的时候,荀林父劝阻他,说:“夫人和太子还在,反而到外边去求国君,这一定是行不通的。您以生病作借口,行吗?不这样,祸患将会惹到您身上。派一个代理卿前去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您去?在一起做官就是‘寮’,我曾经和您同寮,岂敢不尽我的心意呢?”先蔑没有听从。荀林父为他赋《板》这首诗的第三章,又没有听从。等到逃亡出国,荀林父把他的妻子儿女和财货全部送到秦国,说:“这是为了同寮的缘故。”

  士会在秦国三年,没有和先蔑见面。随行的人说:“能和别人一起逃亡到这个国家,而不能在这里见面,那有什么用处?”士会说:“我和他罪过相同,并不是认为他有道义才跟他来的,见面干什么?”一直到回国,没有见过面。

  狄人侵袭我国西部边境,鲁文公派使者向晋国报告。赵宣子派贾季去问酆舒,同时责备他。酆舒问贾季说:“赵衰、赵盾哪一个贤明?”贾季回答说:“赵衰,是冬天的太阳;赵盾,是夏天的太阳。”

  秋季,八月,齐昭公、宋昭公、卫成公、陈共公、郑穆公、许昭公、曹共公和晋国的赵盾在扈地结盟,这是由于晋灵公即位的缘故。鲁文公晚到,所以《春秋》没有记载他参加会议。凡是和诸侯会盟,如果不记载参加会的国家,就是因为晚到的缘故。晚到,不记载这些国家,这是为了避免弄不清而误记。

  穆伯在莒国娶妻,名叫戴己,生了文伯;她的妹妹声己,生了惠叔。戴己死,穆伯又到莒国行聘,莒国人由于有声己而辞谢,所以就为襄仲行聘。冬季,徐国攻打莒国,莒国人前来请求结盟,穆伯到莒国参加盟会,同时为襄仲迎接莒女。到达鄢陵,登上城见到莒女,很美丽,就自己娶了她。襄仲请求攻打穆伯,文公准备答应。叔仲惠伯劝谏说:“下臣听说:‘战争起于内部叫做乱,起于外部叫做寇。寇尚且伤人,乱就是自己打自己了。’现在臣下作乱而国君不加禁止,如果因此而引起外部敌人的进攻,怎么办?”文公就阻止襄仲的进攻。惠伯给他们调解:让襄仲丢开莒女不娶,公孙敖就把莒女送回莒国,重新作为兄弟像起初一样。襄仲和公孙敖听从了。

  晋国的郤缺对赵宣子说:“过去卫国不顺服,所以占取它的土地,现在已经顺服,可以还给它了。背叛了不加讨伐,用什么显示声威?顺服了不加抚慰,用什么表示关怀?不显示声威和不表示关怀,用什么显示德行?没有德行,如何主持盟会?您作为正卿,主持诸侯之事而不致力于德行,打算怎么办?《夏书》说:‘把喜事告诉他,用威严督察他,用《九歌》勉励他,不要让他学坏。’有关九功的德行都可以歌唱,叫做《九歌》。六府、三事,叫做九功。水、火、金、木、土、谷,叫做六府;端正德行、利于使用、富裕民生,叫做三事。合于道义而推行这些,叫做德、礼。没有礼就不快乐,这是叛变之所由来。像您的德行,没有可以歌唱的,有谁肯来归服?何不使归服的人歌颂您呢?”赵宣子听了这番话很高兴。

推荐古诗: 小寒食舟中作戏题磐石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沁园春(独立寒秋)如梦令(宁化)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千秋岁引(别馆寒砧)寄别李德远(李侯不恨世卖友)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

推荐诗句: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阿鼻地狱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拔宅上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 把玩无厌  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