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应上海商务印书馆之聘,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与编刊首版《辞源》。1912年民国成立后,经人举荐任职于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后因工作不合己意去职。1915年回上海,参加南社。1月《妇女》杂志创刊,任《小说月报》及《妇女》杂志主编10年。与恽代英、胡愈之、叶圣陶、沈雁冰、黄宾虹、廖仲恺、叶浅予、胡寄尘、周作人、郑振铎等为伍,开辟了中国近代文学史的一个时代。1918年起陆续刊发了一些自己创作的鸳鸯蝴蝶派通俗作品,及“礼拜六派”情节离奇、逗人笑乐的作品。
1925年上海“五•卅”运动后,辞去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和《妇女》杂志主编职。后游历南洋各国数年,作《南洋竹枝词》100余首。
从南洋回国后,历任上海沪江大学、南方大学、暨南大学国文教授,上海《新闻报》秘书、编辑、主笔,同时任上海正风文学院院长。治词章之学及英文,并主持正风文学院的教务工作。工书法,通诗词,词章名手,雅好楹联,擅作小说,壮严、诙谐兼而有之,是“中学为主、西学为用”的鸳鸯蝴蝶派主要作家之一,颇负时誉。参加柳亚子等所办的南社,常为沪、锡各报刊撰写小品文,发表小说,并以戏剧鼓吹民主革命。书法,师法二王(王羲之与子王献之),擅长率更体、欧体,能写铁线篆。喜欢收藏文物,藏有洮河绿石砚一方,背刻宋度宗时名校书苏翠像,有马湘兰题诗,为湘兰妆阁中故物。晚年生活艰困,以卖书度日,著述颇丰。
1942年8月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仅58岁。主要作品有《碧血花传奇》、《香骨桃传奇》、《可中亭》、《铁云山》、《霜华影》、《鸳鸯被》、《玉鱼缘》、《绿绮台》、《西神小说集》等9种;另有艺术杂论集《玉台艺乘》行世;诗词专集《秋平云室词》、《梅魂菊影空词话》等;小品文辑有《雪蕉吟馆集》、《梁溪词话》、《云外朱楼集》等未刊稿本。书法著作有《墨林一枝》、《碑林奇字》、《墨佣余沉》等传世。
推荐古诗: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题桃花夫人庙、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渔翁、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念奴娇(横空出世)、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蚕欲老)、
沈园(梦断香销四十年)、
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
推荐诗句: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白日见鬼 大白天看见鬼。指工部四曹无事可做,非常清闲。后泛指事情离奇古怪或无中生有。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病民蛊国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