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牺牲
1945年的8月29日,也就是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两周,郁达夫没有迎来凯旋的欢呼,却迎来了他的噩耗。那晚8时许,郁达夫正在家中与几位朋友聊天,忽然有一个土著青年把郁达夫叫出去讲了几句话,郁达夫随即回到客厅,与朋友打个招呼就出去了,从此便再也没有回来。1985年9月27日,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之事已从日本学者铃木正夫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得到证实。铃木正夫早在1968年就开始了对郁达夫南洋流亡生活的研究。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又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作实地调查,先后寻访了上百名了解情况的日本人士。
做官恋爱
郁达夫《闽游日记》中,在1936年3月23日有这样的记载:“晚上在中洲家吃饭,作霞信一,十时上床”这里的“作霞信一”,即指写给远在杭州“风雨茅庐”的夫人王映霞的一通私人家信。原本身在异乡给自己老婆写封家信,也没什么可冏的啊。只是这封信和1936年4月2日南京《新民报》“各地通讯”栏目的一则《做官不忘恋爱,郁达夫两头忙》对照着一看,就知道当年大才子还真是被冏了一把。
信的最后一段提到:“这一封私信,你阅后以为可以发表,请拿去交给报社,头上加一个‘闽海双鱼’的题目就对。杭州的友人,大约要想知道我的消息的总也不少;借花献佛,可以省去我许多作信之劳更可以省下我的几张五分邮票。”
原来,大才子的家信在当时也是可以换稿费的硬通货,郁达夫不但节省了几张五分邮票,还要挣稿费贴补家用,也算是精明到家了。只是报社为了做噱头,并未按照他的意思,没有给这封信加上一个“闽海双鱼”的文雅题目,而是做了一个让他够冏的题目来娱人娱己。这一次,在福州一边冏,一边幸福的文学青年郁达夫再一次冏到极致无怨尤,毕竟还是拿到了稿费,冏一把也不在话下了。
名人的好处在于万众瞩目,触处皆有名利双收;但坏处也在于此,私生活被窥探曝光,名人也会窘态百出。但既做了名人,就应有做公众人物的心理素质,郁达夫的“雅量”可谓榜样。
推荐古诗:
南邻、
悯农、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夷门歌、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
如梦令(宁化)、
青松(大雪压青松)、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宿王昌龄隐居(清溪深不测)
推荐诗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张罗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负众望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