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传记
 文同,字与可,梓州盐亭县人,汉文翁之后,蜀人犹以“石室”名其家。同方口秀眉,以学名世,操韵高洁,自号笑笑先生。善诗、文、篆、隶、行、草、飞白。文彦博守成都,奇之,致书同曰:“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司马光、苏轼尤敬重之。轼,同之从表弟也。同又善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请者,足相蹑于门。同厌之,投缣于地,骂曰:“吾将以为袜。”好事者传之以为口实。初举进士,稍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知陵州,又知洋州。元丰初,知湖州,明 年,至陈州宛丘驿,忽留不行,沐浴衣冠,正坐而卒。
 崔公度尝与同同为馆职,见同京南,殊无言,及将别,但云:“明日复来乎?与子话”。公度意以“话”为“画”,明日再往,同曰:“与公话”。则左右顾,恐有听者。公度方知同将有言,非画也。同曰:“吾闻人不妄语者,舌可过鼻”。即吐其舌,三叠之如饼状,引之至眉间,公度大惊。及京中传同死,公度乃悟所见非生者。有《丹渊集》四十卷行于世。[1] 
 解释
 文同曾校《新唐书》。他的表弟苏轼曾称赞他为诗、词、画、草书四绝,曾深入竹乡观察体会,下笔迅速,以墨色深浅描绘竹子远近、向背。画家米芾称赞他 “以墨深为面,淡为背,自与可始也”。开创了墨竹画法的新局面。
 他的草书已经失传,尚有四幅墨竹传世。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
                   
                    推荐古诗: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南陵别儿童入京、
秋下荆门、
日出入行、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捣练子令(深院静)、
三台令(不寐倦长更)、
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
虞美人(堆来枕上愁何状)					
					推荐诗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八面张罗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首空归  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蔓不枝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