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浩然之气首先要端正心态,积累知识,要有正义感,能辨别善恶是非,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靠侥幸、偶尔的取巧所能达到的。所以孟子接着说明王道与霸道的不同,因为只有明白了王道与霸道的不同,才能真正做到不动心。霸道依靠的是什么?是实力、势力、武力,它能迫使人民屈服,但却不能使人民心服。因为他们没有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公理解释体系,而是只凭着自己心中的好恶而行为,因为实力是压迫人民而不能供养人民。而王道依靠的是什么呢?是治理的规律,是司法,就是有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公理解释体系,有了这些,人民得到共同的、约定俗成的社会公理解释,人们的社会行为就会趋同。而人民的社会行为趋同,就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社会行为规范使人们的社会行为有了一个标准,人人都按这个标准行为,就没有谁能够只凭自己的好恶和凭自己的实力、势力、武力行事,那么,人类社会就会逐渐走向太平。孔子依靠什么使他的学生们服从呢?就是依靠“说理”,依靠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公理解释体系。《论语•为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的就是为政之道之所以要用政治理论,就是要用典范榜样平等的对人,人民因此会勉励自己而没有耻辱感。为政之道之所以要认识客观规律,就是要用平等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人,即使有了羞耻的行为自己也会度量、衡量的。只有用平等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人,尽量消除官僚特权思想,才能真正地解放生产力,使社会得以进步与发展。人民才会心服于政府,心服于统治者。
推荐古诗:
羌村三首、
柳、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出守桐庐道中、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自励二首(平生最恶牢骚语)、
清商怨(江头日暮痛饮)、
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
推荐诗句: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阪上走丸 阪:斜坡;丸:弹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 悖入悖出 悖:违背、胡乱。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洽多闻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