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查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赏析

位置: 一起查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赏析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赏析

查看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全诗

  劈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明白如话,更无丝毫的妆点;素面朝天,为有天姿的底蕴。这样的句子,并不曾经过眉间心上的构思、语为惊人的推敲、诗囊行吟的揣摩,不过是脱口而出,再无其他道理。

  明明天造地设一双人,偏要分离两处,各自销魂神伤、相思相望。他们在常人的一日里度过百年,他们在常人的十分钟里年华老去。纵使冀北莺飞、江南草长、蓬山陆沉、瀚海扬波,都只是平白变故着的世界,而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人生。万千锦绣,无非身外物外,关乎万千世人,唯独非关你我。

  容若何堪,借他人杯酒浇自己胸中块垒。——上片实为化用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非赠道士李荣》诗中成句:“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诗词之化用,有稍加点染者,有原文照录者,此为文人成法,非自容若始。诗词史上,大有名句原版藉藉无闻,而一经他人化用,反为世人千古传诵的佳话——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便是承袭有自;近年发掘曹雪芹的诗作,“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亦有所本。而眼前这首《画堂春》,骆宾王的原句不知还有几人记得,容若的词章却遍传于有井水处。

  下片转折,接连用典。小令一般以频繁用典为大忌,此为通例,而才子手笔所向,再多的禁忌也要退避三舍。这,就是容若。

  “浆向蓝桥易乞”,这是裴航的一段故事:裴航在回京途中与樊夫人同舟,赠诗以致情意,樊夫人却答以一首离奇的小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

  裴航见了此诗,不知何意,后来行到蓝桥驿,因口渴求水,偶遇一位名叫云英的女子,一见倾心。此时此刻,裴航念及樊夫人的小诗,恍惚之间若有所悟,便以重金向云英的母亲求聘云英。云英的母亲给裴航出了一个难题:“想娶我的女儿也可以,但你得给我找来一件叫做玉杵臼的宝贝。我这里有一些神仙灵药,非要玉杵臼才能捣得。”

  裴航得言而去,终于找来了玉杵臼,又以玉杵臼捣药百日,这才得到云英母亲的应允。——这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在裴航娶得云英之后还有一个情节:裴航与云英双双仙去,非复人间平凡夫妻。

  “浆向蓝桥易乞”,句为倒装,实为“向蓝桥乞浆易”,容若这里分明是说:像裴航那样的际遇于我而言并非什么难事。言下之意,似在暗示自己曾经的一些因缘往事。到底是些什么往事?只有词人冷暖自知。

  那么,蓝桥乞浆既属易事,难事又是什么?

  是为“药成碧海难奔”。这是嫦娥奔月的典故,颇为易解,而容若借用此典,以纵有不死之灵药也难上青天,暗喻纵有海枯石烂之深情也难与情人相见。这一叹息,油然又让人想起那“相逢不语”的深宫似海、咫尺天涯。

  “若容相访饮牛津”仍是用典。故老传说,大海尽处即是天河,海边曾经有人年年八月都会乘槎往返于天河与人间,从不失期。天河世界难免令人好奇,故老的传说也许会是真的?于是,那一日,槎上搭起了飞阁,阁中储满了粮食,一位海上冒险家踏上了寻奇之路,随大海漂流,远远向东而去。

  也不知漂了多少天,这一日,豁然见到城郭和屋舍,举目遥望,见女人们都在织布机前忙碌,却有一名男子在水滨饮牛,煞是显眼。问那男子这里是什么地方,男子回答:“你回到蜀郡一问严君平便知道了。”

  严君平是当时著名的神算,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可是,难道他的名气竟然远播海外了吗!这位冒险家带着许多的疑惑,调转航向,返回来时路。一路无话,后来,他当真到了蜀郡,也当真找到了严君平,严君平道:“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掐指一算,这个“某年某月”正是这位海上冒险家到达天河的日子。那么,那位在水滨饮牛的男子不就是在天河之滨的牛郎么?那城郭、屋舍,不就是牛郎、织女这一对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恋人一年一期一会的地方么?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容若用典至此,明知心中恋人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亲,只得幻想终有一日宁可抛弃繁华家世,放弃世间名利,纵令贫寒到骨,也要在天河之滨相依相偎、相亲相爱,相濡以沫。

  容若的词就是这般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北宋之后,一人而已”!题于表妹也好,悼念卢氏也罢,此词读罢泪颜。

推荐古诗: 春雪难念的经从军行塞下曲相思长寿乐(微寒应候)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

推荐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