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穆宗长庆元年,礼部侍郎钱徽任主考官,选中进士郑朗等三十三人。后因段文昌说他不公,皇帝又诏中书舍人王起、知制诰白居易重新考试,驳下卢公亮等十人,贬钱徽为江州刺史。白东天集有奏状评论这件事,大略说:“自从朝廷要重新考试进士以来,上书评论的很多。旧例,礼部考试进士,允许使用书籍。还准许达到通宵。达到通宵,考虑问题就一定周到,使用书籍写出文字就不出差错。昨天重新考试,不许查看书籍,时间也只给两条木烛,迫促惊慌,勉强完成,和礼部的考试相比,事清有很大的不同。”说到驳下卢公亮等的敕文,以为《 孤竹管赋》 出自《 周礼》 正经上,读他们的考试文章,大多不知道它的来龙去脉。从此才知道唐朝考试进士,许可带书和燃烛。本朝太宗淳化三年,太宗考试进士,出《卮言日出赋》试题,孙何等不知道出自何处,考生都到殿上求皇上指示,皇帝告诉了他们大意。真宗景德二年,皇帝考试《 天道犹张弓赋》。后未礼部考试院上书,说:近来进士只抄取古今的文章诗赋,昨天御试,出正经上题目,大多茫然不知道出处,从此可知试题是不告诉出处的。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考试礼部进士,由宫中出《 清明象天赋》 等题目,仍旧钞录解题,纂写刻印好,让考官看。仁宗景佑元年,才令御药院,御试进士的题目,都从经史所出,摹写刻印好,交给士子,不许再问皇帝。
推荐古诗:
春雪、
难念的经、
从军行、
塞下曲、
相思、
长寿乐(微寒应候)、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
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
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
推荐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