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查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 一起查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第一节翻译及注释

第一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一节全诗

译文  第二天,韦使君前来请慧能继续说法。大师登坛就座,对大众说:大家让心灵清净,然后念颂:摩诃般耶输应梦若波罗蜜多。又说:善知识们,菩提般若的智慧,世人本来自身都具有,只是由于心被迷惑,不能自己觉悟,这才需要靠更高智慧的人,予以开导启示来认识佛性。要知道愚蠢的人或智慧的人,他们的佛性其实并没有差别,只是因为在迷惑和觉悟方面有所不同,才有的愚蠢有的智慧。我现在为大家解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让你们都各自获得智慧,诸位要专心致志地听,我现在要讲了。善知识们,世人整天口里念诵般若,却不认识自身本性的般若,这就像老是在嘴里念叨食物名称,是不能真吃饱的,只是口头不停地说空,就是经历千万劫数也不会受益的。善知识们,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梵语,汉语的意思是有大智慧能到达彼岸。这是需要用心体会的,不在于口里念叨,只是口里空念而不用心体会不行,那就像梦幻、虚妄,像露水、闪电。口里念诵,心想力行,那就能心和嘴相应。人的本性就是佛,离开了人的本性就没有其他的佛。什么叫摩诃?摩诃就是大,人的心胸度量之广大,就像虚空一样,没有边际,也没有方圆大小,既不是青黄红白,也没有上下长短,没有恼怒没有欢喜,没有是也没有非,没有善也没有恶,没有头也没有尾,诸佛所在的净土就像虚空一样无所不在。世人的灵妙本性本来就是空,并没有一种法则可以得到。所谓自我本性乃是真空,也是这个意思。善知识们,不要听我讲空,你们就执著于空,第一重要的是不要执著于空。如果执著于空而坐禅,那就落入无记空的境地。善知识们,世界本身是虚空的,这才能包含万物万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大洋,众多的须弥山,都在这虚空之中,世人的本性虚空,也像这个样子。善知识们,自己的本性中能包含万种佛法,这就是大,万种佛法就在每个人的本性中。如果我们看到一切人的或善或恶,都既不接近也不舍弃,也不受沾染和影响,心保持虚空,这就可称为大,也就是摩诃。善知识们,迷惑的人只用嘴说,智慧的人用心体会。还有一种迷惑的人,心中只执著于空而枯寂静坐,一点也不用心思考,还自称为大。像这样的人,不必和他们谈讲,因为他们的见识是偏邪的。善知识们,心的度量十分广大,可以进入到无所不包无所不到的万有境界中。心的作用是了了分明的,运用它就能知晓一切。一切就是一,一就是一切,去和来都很自由,心的本质在于无阻无滞,这就是般若。善知识们,一切般若智慧,都从自己的本性生出,不是从外边来的,不要用错了心思,这就叫真实的本性自己来修行。只要一个真,那就一切都真,心的修行是大事,不能用小聪明取巧。不要整天嘴上老说空,心里却并不体会,那就像凡俗人自称是国王,不可能实现。这种人可不配做我的弟子。善知识们,什么叫般若?般若的意思,汉语中叫智慧。在一切地方,一切时刻,每一心念中都不愚蠢,总是以智慧来处理一切事情,这就是修行般若。有一个念头愚蠢,般若就断绝了;有一个念头智慧,般若就产生了。世俗人太愚昧迷惑,不能认识般若,嘴里说般若,心里面却总是很蒙昧,经常自我夸耀说在修行般若,每个念头都执著于空,却不能认识真正的空。般若是无形无相的,就是智慧心,能够这样理解,就叫般若智慧。什么叫波罗蜜?这是西方国家的话语。汉语的意思是到达彼岸,它表达的意义是离开生又离开死而获得解脱。如果执著世俗境界就会有生和死的概念,就像水有波浪一样,有了生死观就名叫此岸;离开了世俗境界就没有了生死观,就像水永远在流动,就名叫彼岸,这就叫波罗蜜。

注释①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即佛教大智慧到达彼岸之意。②无记:佛教术语,所谓三性之一,事物的性体不可记为善,也不可记为恶。③须弥:即须弥山,佛教说大千世界中每一个世界都有须弥山,此世的须弥山就是喜马拉雅山。④西国语:指印度语言,即梵语。

推荐古诗: 春雪难念的经从军行塞下曲相思长寿乐(微寒应候)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

推荐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