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查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 一起查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第九节翻译及注释

第九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九节全诗

译文  慧能辞别了五祖,拔脚往南走,走了两个月,来到大庾岭,后面有几百个人追来,想抢夺证法的袈裟和钵盂。其中一个僧人俗姓陈,名字叫惠明,出家前当过四品的将军,性格行为粗暴,格外努力追寻我,跑在众人的前面,赶上了我。慧能把袈裟和钵盂扔在一块大石头上,说:“袈裟钵盂只不过是传法的信物而已,(并不是法本身)怎么能靠强力来争夺呢?”然后就隐身在草丛林莽中。惠明赶来,却不拿袈裟钵盂,而喊叫说:“行者啊,行者啊,我是为佛法来的,不是为袈裟来的。”慧能就从隐身处走出来,在盘石上打坐。惠明向我行礼说:“请行者给我讲解佛法。”慧能说:“你既然是为佛法而来,你现在就静下心,杜绝一切俗缘,一点俗念也不要产生,我就给你讲说佛法。”惠明沉思静默了很久,我对他说:“不思想善,也不思想恶,此时此刻,不就是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吗?”惠明立刻觉悟。他又问我说:“除了刚才说的密语密意外,还有别的密意吗?”慧能回答说:“我对你说了,就不再是秘密了。你如果能用它来观照自己,秘密就在你那儿了。”惠明说:“惠明虽然在黄梅修行,却并没有省察到自己的本性。今天承蒙您指导教诲,好像人喝水一样,冷和暖只有自己知道。现在行者您就是我惠明的师傅了。”慧能回答说:“你要是这样想,我和你都是以黄梅五祖为师,咱们共同努力维护佛法吧。”惠明又问我说:“惠明今后该到哪儿去呢?”我回答说:“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惠明向我行礼后告辞而去。

注释①已:语气虚词,表示动作结束。②大庾岭:山名,江西省大庾县南和广东省南雄县的分界之处,也是一处地理分界标志,过了岭就属于岭南。③惠明:即慧明,敦煌本作惠顺,俗姓陈,据说是南朝陈宣帝的孙子,但此说有争议。④趁及:赶上。⑤行者:本义是方丈的侍者,后来泛称修行佛道的人,这里是对慧能的称呼。⑥黄梅:湖北省黄梅县,弘忍所在地,可代指弘忍。⑦逢袁则止,遇蒙则居:袁指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县;蒙,袁州的蒙山。

推荐古诗: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新婚别月夜登乐游原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推荐诗句: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柳絮风轻,梨花雨细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夜雨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伶百俐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 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拨乱反正  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