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问太公说:“领兵深入敌国境内,与敌军隔河对峙,敌人资材充足,兵力众多,我军资材贫乏,兵力寡少。我想渡河进攻,却无力前进;我想拖延时日,又缺乏粮食。而且我军处于荒芜贫瘠的盐碱之地,附近既没有城邑又没有草木,军队无处可以掠取物资,牛马无处可以放牧,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军队没有战备,牛马没有饲料,士卒没有粮食,在此情况下,应当寻找机会,欺骗敌人,迅速向别处转移,并在后面设置伏兵,以阻击敌人的追击。”
武王问:“如果敌人不受我的诈骗,我军士卒迷惑恐惧,敌人进全我军前后,我全军溃退败逃,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这时寻求退路的方法,主要是用金银财宝引诱敌人前来掠夺,同时贿赂敌方使者。此事必须精密细致,不使敌人察觉最为重要。”
武王问:“敌人已侦知我方设有伏兵,大军不肯渡河,另派一支小部队渡河向我进攻,我全军震恐,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应部署为四武冲阵,配置在便于作战的地方,待敌军全部渡河后,发动我方伏兵,猛烈攻击敌人侧后,强弩从两旁射击敌人左右。同时把我战车和骑兵布列为鸟云之阵,戒备前后,使全军猛烈战斗。敌人发现我军与它的小部队交战,其大军必会渡河前来。这时就发动我的伏兵,猛烈攻击敌军侧后,并用战车和骑兵冲击敌军两翼,这样,敌军虽然人数众多,定会被打败,其将领也必然逃走。大凡用兵,其基本原则是,当与敌对阵面临作战时,必须把军队布列为冲阵,配置在便于作战的地方,然后再把战车和骑兵布成鸟云之阵,这就是出奇制胜的方法。所谓鸟云,就是象鸟散云合那样,灵活机动,变化无穷。”
武王说:“好啊!”
推荐古诗:
春雪、
难念的经、
从军行、
塞下曲、
相思、
长寿乐(微寒应候)、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
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
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
推荐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